祁门红茶祁红百科祁红茶旅

当我老了,就去这样的乡村过田园生活


祁门县历口镇历溪村,坐落在牯牛降山脚下,群山环抱,山峦叠嶂,村中古树遍布,舜溪河绕村而过。这里,不仅是红茶之乡,还是御医之乡,也是附近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完整演出目连戏的村子之一。村子的历史悠久,绝大多数人姓王,是宋朝时从祁西山口迁此建村的,世代聚族而居,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

村里最精致,也最有气势的一幢建筑叫做“合一堂”,又名“五凤楼”,是明朝嘉靖年间,一位叫王典的御医,因医术精湛,医好了皇子的怪病,得到皇帝老儿的欣赏,授太医院官,直圣济殿事,加授登仕郎。在荣归故里时,皇帝赐其仿宫廷建筑形式营建“五凤楼”,亦是王氏宗祠。又念其治愈皇子病,御赐了一对汉白玉抱鼓石,镶嵌在祠堂的大门两侧,给祠堂凭添了几分威严与肃穆。这对用汉白玉大理石雕琢的抱鼓石及基座都是用完整的汉白玉石雕刻而成,浮雕图案,刻的均为吉祥物,刻工精妙绝伦,殊为珍贵。印象最深的,是祠堂大门上今人书写的一副对联:物华天宝历溪自古多胜迹,人杰地灵合一堂中育英才。

合一堂由120根立柱托住整个殿堂,有五朝大门,正门的上方,高悬圣旨牌匾,和象征着祠堂的“孝”字,昭示着家族最高的荣耀。气势恢弘的祠堂屋顶四檐上翘,宛如一只老凤带着四只小凤飞舞九天,故名五凤楼。我们来时,村里(或者文物部门)正在对村中的几幢古建筑进行大范围的维修,老人们都聚集在维修中的合一堂门前,聊些旧事,话些家常。我们走在村中,感受最深的就是这份说不出的闲适与祥和,似乎时间也慢了下来。

飞檐画角,斑驳古墙,既有历史的沉淀,也看见岁月的风霜,这高墙深院之中,曾经有过几多的家族往事,爱恨情长,却是不得而知。维修古建的木匠师傅们的木工活,我看着甚是亲切,年轻时我也跟着父亲做过一段时间木匠,看着那些熟悉的工具,颇有些技痒,但终究没有勇气再一试身手。时间的脚步没有在这里停止,他将承载着更多王姓子弟对先贤的追思,传承祖先悬壶济世的胸怀。

 

这是祠堂大门进门时,高悬门头的牌匾,看落款是清乾隆皇帝撰写的。正面大堂上的匾额,看样子时间更为久远,应是建造这座五凤楼时撰写的,只是被脚手架挡住了视线,看不清落款,因为时间匆忙,我们也没有找到人打听这二块匾额的来历。

村里这样幽深而斑驳的小巷,俯拾皆是,我们仿佛行走在历史的画卷里,巷子的尽头,是我们看不见的古老往事。天上下着蒙蒙的细雨,站在古老的巷口,又仿佛走进了戴望舒的《雨巷》,我端着相机,久久的伫立在小巷的这头,默然不语,似乎发出一点声音,都会惊走那个有着丁香一样愁怨的、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安静的走在小村的路上,随处可见这样的旧式徽派房屋,这样的深宅大院,带有天井的房子,在当时应是大户人家,楼上的那一扇扇窗棂的背后,似乎还有古时的闺阁小姐欲遮还羞的梦想,这一扇扇精美的雕窗,曾关住了多少少女如诗的情怀。那长满苔藓的黛瓦,又见证了几多的风雨变迁、红颜渐老。

 

这是在维修中的“祁门御医馆”,祁门素有“中国御医之乡”的称谓,自古名医辈出,医著宏富,仅明清时期,祁门就出了21名御医。历溪御医馆主要展示祁门御医的生平及趣闻,和一些中医中药的相关知识,弘扬了祁门御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和“悬壶济世”的博大胸怀。

在一个乡亲的门口,有一些茶叶,铺洒在地上,那么安静,一如茶的本心,无论是生在深谷幽壑,还是路边村前,茶自安然的生长,宁静的芬芳。我蓦然觉得,这不正是我们做茶人需要的态度和心境么?

其实,茶本宁静,静不下来的,往往是做茶人的心,与其满世界的喊着不忘初心的去做茶,倒不如守着这份宁静,做些有良心的茶。

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悄悄的流逝,我们又要踏上返程了,站在历溪村的村口,我竟有些流连不舍,这一段短短的时光,却给我的心灵做了一次洗涤,尽管我知道,历溪的风物人文,远不止我看见的这些,村口的风水林、舜溪桥、观音阁、无根水、养生池、尼姑庵、镇堂祠、王典墓、悬馆等处,我们都没有去。也许,留些念想,也就留下了向往。坐上车时,心中突然有种想法:当我老了,一定要找一个这样的地方,去过些宁静安详的田园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祁门红茶客服微信号微信号:13955960961 安徽祁门红茶客服QQ号QQ号:249785136
祁门红茶百科
祁门红茶百科
悠悠阊江水,百年祁门香 含鹰眼看祁门高清视频 那一缕“似花、似果、似蜜”的香气,让世人为之痴迷却又无可比拟,只能以地名冠以“祁门香”,传唱至今。制茶技艺的传承也是代有人
祁门红茶视频
祁门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