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祁门解放,新中国建立,祁门红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首先是祁红生产受到重视,政策给予扶持,茶园面积大幅增加。
建国初期,国家通过贷粮、赊销、贷款等方式,支持资金一千多万元,扶持祁红生产。1953年实行农业合作化后,国家以茶叶预购,发放订金等办法,帮助茶农解决资金困难,同时在化肥、粮食等方面给予优惠供应,收购部门则执行稳定的茶价政策。所有这些措施,有力地调动了翻身茶农的积极性,生产力大大提高,祁红生产恢复很快。据统计,1957年比1950年,茶园面积增长6.7%,接近历史最高年份。
1958年,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复杂的生产关系使刚刚释放的生产力有所遏制,加上随之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祁红生产再次受挫。
此后,在国家计划经济政策的扶持下,祁红茶区大力开展科学实验,通过“二建”(建立集中连片的新式茶园、建立稳产高产的基本茶园)和“三改”(改造老茶园、改善茶园管理、改变采摘技术)等措施,培育出一批规模大产量高的基础茶园,以及一批亩产超百斤的社队。同时又专门成立了国有体制的祁门县茶场,开辟茶园三千多亩,专事茶树栽培和茶叶制作技术推广工作。至此,全县茶园而积发展迅猛,1.949年,全县茶园仅45675亩,至1985年达到134929亩,号称“十四万亩”。
更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期间,在全县茶农、茶叶科技人员,及省祁门茶叶研究所的共同努力下,祁红的栽培技术和茶树品种研究也得到长足发展。
其次是产销体制实行国有化管理,祁红地位提高,产量迅速攀升。
新中国建立,祁红被确定为国家二类物资产品,实行派购统销。全县私营茶商停业,人民政府接管了原先的茶叶改良场,将其一分为二:一部分以原有茶园为依托,成立科研机构(今为安徽省茶叶研究所);另一部分以原有机械制茶工厂为基础,分别建立祁门茶厂和历口两个精制茶厂,后合并为祁门茶厂,作为专事生产出口祁红的厂家,从而形成一贯制局面,三十多年从未改变。
从1949~1985年的36年间,祁红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从毛茶收购,到成品茶生产,以及内销和外销,均由不同的国有企业和渠道担负。
毛茶收购先由县人民政府组织茶叶运销合作社办理,后改由中国茶业公司屯溪分公司、祁门茶厂、历口茶厂联合办理,重点茶区则设立收购站,再后又增加供销社参与收购,后又改为由县农副产品采购局收购。此段时间,各收购点先是收购晒胚,1953年改为销量每况愈下;其次是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国内茶叶结构大调整,名优茶蜂拥而起。受价格因素的制约,祁红原料抢手,收购出现困难;再次是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体制性矛盾使得老国企的祁门茶厂运行困难,而新兴的乡镇茶厂由于贷款、市场等诸多困难,发展速度缓慢。祁红走到了空前未有的艰难路口。
祁红人毫不气馁,仍然顽强拼搏。
进入90年代,县政府开始着手开拓国内市场。1991年,祁门茶厂在长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力图打开国内市场,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祁红从未有过的创举。2000年,县政府在祁红、乔山两地建立祁红有机茶基地茶园,面积2000亩,同时新建和改造茶叶加工厂两座,并申请欧盟BCS组织认证,开始了按国际标准x,1-接市场的历程,到2006年全县有机茶颁证面积近万亩。
2001年,祁门被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2003年,祁红被全国首届茶道大赛暨全国名茶品牌推介游购会确定为指定用茶;同年县成立祁门红茶协会,着手申请证明商标,实行行业自律,整顿和规范市场。次年,全县14万亩茶园全部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2005年,举办首届国际祁门红茶节,着力扩大影响,重塑祁红形象。此外,原先国有、集体所有制的茶厂也逐步改制到位,到2006年春,全县私营或股份制的茶厂发展到二十余家。同年,祁门县政府确定从中国大都市突破的战略,与上海市茶叶协会签订产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联合从祁红茶叶原产地选拔优秀企业作为上海的优秀供应商,上海选出诚信经营的商家作为专门经销店,以共同维护祁红的百年品牌和世界声誉……
新中国五十多年的岁月,祁红历经千锤百炼,风雨兼程:种植面积扩大,质量体系完备,制茶技术提高,茶树品种确定,市场份额增加,奖项荣誉繁多。然而,由于体制和机制以及市场经济处于初级阶段等原因,目前的祁红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遥望未来,任重道远。
祁红开始步人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微信号:13955960961 | QQ号:249785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