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以其独特的“祁门香”,与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列为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土耳其诗人希克梅特赞美道:“我在中国的香茶里,发现了春天的芬芳。

▲萎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工夫红茶的出口严重受挫,祁红工夫红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市场严峻的考验中,祁门茶人另辟蹊径,借鉴了黄山毛峰、碧螺春等名茶的做形工艺,大胆创新,创制出了祁红香螺、祁红毛峰等祁红名优茶,工艺流程图如下:

▲祁红香螺
祁红香螺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利用科技优势,采用国家级茶树良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相结合的办法,于1997年创制而成的卷曲形祁门红茶。
按照萎凋、揉捻、发酵、控温做形、干燥、整形、归类加工而成的卷曲形祁门红茶。简单的说,就是借鉴了碧螺春的做形手法。

▲祁红金针
祁红金针:外形细紧,金毫显露,笔直如针,故名祁红金针,金针也是全手工下锅炒制而成,在炒制时为了外形更加紧细如针,每锅量更要减到最少,手法是双手合并适度地“撮压”,而不同于红香螺的手法更趋向于“揉”。
祁红金针在民间有多种叫法:有叫祁红松针的,还有人将等级次一点的叫祁红银针,也有人叫做祁红金臻,但普遍的叫法是祁眉,但实际上祁眉是某公司注册的一个商标。
按照萎凋、揉捻、发酵、控温做形、干燥、整形、归类加工而成的条形祁门红茶。工艺上借鉴了江西“浮瑶仙芝”的做形手法。
祁红毛峰按照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干燥、整形、归类加工而成的弯曲形祁门红茶。简单来说,就是借鉴了黄山毛峰的成形制作工艺。
传统的祁红工夫红茶是细条索状茶(长度约在0.5cm左右),工艺复杂,工序较多,多以出口为主。其工艺流程分“初制、精制”两大工段十几道工序,流程图如下:
经过初制的茶叶叫“毛茶”,已经是可以饮用的茶了。但要成为出口的祁红工夫红茶,还要经过精制加工。
以上的流程是按照《DB34/T1086—2009安徽省地方标准》所公布的工艺流程,较传统的工序有部分改进。
祁红工夫的茶形细而短,不少人以为是碎,但其实和红碎茶还是有差别的。主要区别在于祁红工夫是条索状,而红碎茶是细颗粒状。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
微信号:13955960961 |
QQ号:249785136 |